大数据这些玩意,算是被玩明白了

在大数据面前,什么法律精神,什么契约精神,什么合同精神,全都不是事儿。科技向善是个悦耳的口号,当它偶尔被发现居然带着一点人性的时候。而大多数时候,大数据不过是个被滥用的破枪头。

最近有两桩事,使我对所谓“大数据”应用的现状产生了怀疑,或者说,对某些机构和企业,是否有能力使用大数据产生了怀疑,尤其是顶着“国”字招牌的那些所谓X大,我觉得它们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给老百姓添堵,同时也给某此部门上眼药。

我保留了十几年的一个手机号,突然之间打不出电话去,问客服热线,说是你的号码被系统风控了,需要带本人身份证到运营商自营的营业厅当面办理身份验证。我问原因,客服说,是因为你这个号码有30多天没开机,同时也没有通话记录,经过我们的大数据系统的分析与研判,通常这样的号码都涉嫌洗钱或者电信诈骗。我问你们有什么证据证明我的号码有违法嫌疑?客服说我们是根据大数据。我说我办了你的号,我们之间是有合同约束的,我既然没有欠费,又没有违法,你凭什么给我停机?客服说我们是大数据。我说那你就是没有证据,那你有什么政策依据?客服说有,我们的大数据是根据工信部和XX部XX部联合下发的通知。我到网上一搜,类似的情况还真不少,根据“我”的大数据,就可以随意停“你”的服务。在它们的说辞里,你看不到一丝的歉意与不安,反而是满满的“你活该”、“我没错”、“爱咋咋”。

另外一件事是,前几天我去买肉包子,30块钱用支付宝付款的时候,提示我绑定的银行卡账户异常,无法使用。当时以为是过年钱花多了余额不足,后来查了查,余额还足,但是钱只能进不能出。成千上万可以转入,但是一分钱也出不去。我银行卡绑定的手机没有收到任何的提示,但直觉告诉我:MLGB,又被“大数据”了。果然,在手机银行里持续折腾了半宿,终于给我弹出一个错误代码:9920……同样要求本人带身份证到柜台验证身份。银行的姐妹态度老好,打印了我最近一段时间的银行流水,让我填了一张不知道什么保证材料,然后把case移交给了她的上级姐妹。上级姐妹态度也老好,说老师儿你跟你媳妇最近几个月每个月都有好几次转账,触发了我们的大数据模型,你以后得改变用卡习惯……我说银行卡不就是拿来转账的吗?她说对不起我们的大数据模型就是这么刚……我说我这N年来每个月用卡情况都差不多,为啥现在风控我?她说反正我们的大数据模型被你触发的……我说那你们的模型不靠谱啊,不能改进一下少给人民添堵吗?她说老师儿你必须得改变用卡习惯,因为一旦大数据模型被触发过以后,你就是重点关照对象了……我无语凝噎,对着营业厅深深地鞠了三个躬……我恨死了那些巨贪大鳄,因为他们把百亿千亿成功地从银行转移到国外买房买地,导致我和我媳妇之间转几次账,就成了银行的重点人儿……

我又没有大数据傍身,我又凭啥指责这些不作为高级黑的运营商和金融大爷呢,切~